
作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正迎来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内蒙古种植结构丰富多样,以玉米、小麦、马铃薯、向日葵、甜菜等为主,形成河套—土默川平原的优质小麦和玉米带、西辽河流域的玉米和杂粮区、大兴安岭沿麓的马铃薯和油料基地等。 2025年11月,世界灌溉科技大会秘书处正式启动“八省采购对接全国行”,旨在将全球前沿的农业科技与本土需求深度融合,汇聚全国采购商,为草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球顶尖展会,缔造行业盛会
第12届北京国际数字农业与灌溉技术博览会暨世界灌溉科技大会,将于2026年3月30日至4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世界三大灌溉展之一,大会将集中展示智能灌溉、数字农业、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等全产业链技术,同期举办世界现代设施农业大会、第五届北京国际水利科技博览会、区域高标准农田发展交流会。大会也将同期举办的高端论坛将邀请院士、政策制定者及行业领袖,解读“十五五”政策趋势,发布前沿技术成果。

精准对接,推动区域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内蒙古农业转型升级与采购需求,组委会已深入走访自治区各级单位及行业协会,包括内蒙古农牧厅、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农资节水协会、水利行业协会,以及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通辽等地的农牧局、农技推广中心、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等,广泛传递大会信息并推动合作。
走访期间,组委会深入调研了内蒙古以“玉米、小麦、向日葵、马铃薯”为核心的优势种植结构,以及“设施果蔬、杂粮杂豆、冷凉蔬菜、饲草料”等特色产业。全区灌溉体系以引黄灌溉的河套灌区、井灌为主的西辽河灌区以及支撑特色作物的井灌区和高效节水项目区为主体,面临节水增效、盐碱化治理、地下水保护与设施农业升级等共同挑战。
多家单位表明意向参观参展,此外,在闽欣建材市场、顺丰农资市场等地开展宣传,覆盖数百家农资及灌溉经销商,进一步拓展合作网络。

从草原到北京,共赢万里商机
此次全国行活动及后续大会,将聚焦内蒙古在高效节水农业、生态修复、设施农业升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搭建与全球先进技术零距离对接的一站式平台。通过“政产学研企”多方联动,共同为内蒙古的粮食与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从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到设施农业精准化管理,提供全面的科技解决方案与装备支撑。


预计此次盛会将为内蒙古引入新一轮科技动力,助力描绘农牧业现代化新蓝图。